温州市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常规

作者: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10日 14:22 浏览次数:

——备课常规——
备课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以个人备课为主。集体备课以教研组(备课组)组织的活动为主要方式,主要任务是讨论并制订学期教学计划,确定并解决教学中的核心或疑难问题。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两次,教师要积极参加,分享集体备课成果,但不能照抄照搬,必须经过个性化处理。个人备课一般包括备课的前期准备、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设计课时教学方案三项内容。
一、备课的前期准备
    认真研读《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建议》,明确课程的性质与特征。通读全套教材,强化综合课程意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结构。
二、制订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教材分析。详细分析教材内容,包括每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与地位,合理安排教学课时,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2.学情分析。分析学校教学环境、学生构成、学习起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情况。
3.目标要求。教师在理解本课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教学目标。
4.课程建设。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特长,充分利用区域性课程资源,整合相关学科内容,鼓励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相关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应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5.项目研究。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及其诊断、改进措施进行长时段的研究,尤其要关注后20%学生的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业帮扶计划。
6.教学进度。包括学期、单元、周课时的教学和质量检测安排,以表格形式呈现日期、课题、课时数、教学内容等项目。
三、设计课时教学方案
课时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时安排、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学习评价设计等。
对课时教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确定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具体、全面,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预定教学任务
基于学情与课标确定本课时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包括课型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课堂活动与作业要求、特殊学生的辅导训练等。在落实教学任务时,要合理整合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3.选定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师自身条件与学校的设备条件,做到扬长避短,恰到好处。提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4.设计教学程序 
(1)课前组织。包括课前学情调查、学案检查(了解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要充分利用预学案等载体研判学情。
(2)引人入胜。可故事导入、竞猜导入、提问导入和情境导入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温故知新,从回顾旧知导入。
(3)精导妙引。贯彻“学为中心”核心理念,促进有效学习。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效结合,体现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科本色。关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型。
(4)结尾无穷。当一个教学任务结束时,一般要进行知识小结,然后过渡到新的学习任务。下课前,要对本课时进行简单回顾,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5)作业设计
根据学习活动的过程和需要,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作业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要少而精,要区分层次,有利于巩固与反馈。要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性作业。
(6)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体现本课教与学的简约思路与内容,也可体现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板书设计要有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
四、运用教学媒体
教师应制作和使用课件、微课等现代教学媒体。提倡教师自主开发教学媒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借鉴他人优质教学媒体,予以完善。
五、整理教学反思
及时整理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闪光点以及不足之处,总结教学经验与教训,改进教学,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提倡教师经常性叙写教学片断、教学札记、教学随笔等。
批注式教学反思不少于总备课数的20%,一学期至少上交一个完整的教学反思(课例)。
 
   ——上课常规——
一、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要落实。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去实施,课堂练习与课后检测要贯彻目标的落实,做到学、教、评三项目标的一致性。
教学氛围要和谐。做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创设整体推进式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具整体性。
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节奏要整体把握。落实基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互动时间分配合理,课堂理答要面向全体。
学生本体要凸显。关注学生学习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收获。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科思维能力。把握学习生成,激活学习热情。
技能运用要灵活。语言规范精炼、教态自然亲切、板书清晰合理、媒体恰当适度。
二、具体要求
     历史与社会是综合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综合性与综合思维的培养。但是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应有所侧重。
 1.侧重地理内容的综合学习
(1)地理学习提倡生活化。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与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地理考察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科学讲解地理概念。可通过学生实地考察、观看录像、制作模型、观察图片等手段,让学生感知地理事物,并通过归纳、演绎、对比分析、应用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3)充分用图表资源。挖掘地图中所蕴含的现象、规律和原理,引导学生学会选图、看图、读图、研图、绘图。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能够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4)强化学科整合,关注其他学科、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和交叉,在地理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方法之间深度整合、融会贯通。关心全世界以及我国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关注区域发展特色。
 2.侧重历史内容的综合学习
(1)正确的历史意识。强调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功能,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从而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帮助学生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历史与现实,深刻认识到在历史发展中“人”的作用,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和现实社会参与能力。
(2)史论结合的方法。运用不同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等。
(3)循序渐进的原则。历史学习要充分体现层次性,史实的厘清、史实的关联、因果的探求、特征的分析、意义的建构要依次展开。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
 3.综合探究学习
 历史与社会教学要体现综合性,在内容上要强化史地知识的联系,注重区域的横向联系,关注历史现象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方法上要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
“综合探究课”是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而专门设置的综合探究学习内容。要引导学生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综合探究中,教师要发挥支持、服务、引导作用。要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拓展性课程的学习
 根据《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出发,相关拓展性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角度:
(1)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信息获取、史论结合、区域认识等,让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拓展提高学科能力以及有助于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
(2)从学科能力培养看,教学内容可指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学会质疑、学会对某一地理现象和历史现象进行解释、学会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等。
(3)从知识的类型看,所选择的内容可以是符合课程标准的某一专题,比如国家地理、旅游地理、人物传记、朝代专史等,它是教材中某一课题内容的深入和拓展。
(4)从实现的途径来看,可选择增强社会实践体验的内容,拓广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方式。
 
 ——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
 
一、作业布置
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的载体。科学布置作业是学生巩固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要做到:
目标明确。作业布置要依据学情,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精心筛选,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内容适宜。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教师应结合综合探究与拓展性课程实施与教学实际,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建议每单元一次。倡导教师自主编制作业,合理改编现成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册布置作业。
份量适中。课后习题与课堂作业本的大部分内容应在课内完成,适量布置课外作业。    
难易适度。以多数学生的水平为着眼点,强化基础知识,注重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考虑优秀学生并适当照顾后进生,作业应有选择性,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二、作业批改
教师应对学生作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作必要的监控,培养按时保质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注意批改的质量和有效性。
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对实践性作业要关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批改形式灵活多样,适当开展学生小组互批和同桌互批,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单独交流。
    准确无误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作业批改注明日期、等第。可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写上评语,对学生作业中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要注意分析。
三、作业讲评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错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评价常规——
     一、评价内容与形式
     1.评价内容
评价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内容可以是试卷、作业、课堂表现或社会实践活动等。
(1)试卷评价: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适当地运用史料、地理、乡土和时政材料,考查学生认识社会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作业评价:要侧重于认知类目标,适当顾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学习专注程度、学习兴趣与动机等目标。要评价教学中需要掌握的核心概念和能力、意识。
(3)课堂表现评价:要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4)社会实践评价:从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出发,强调评价的过程性,着重评价学生获取与运用地理信息、历史信息、社会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评价原则
(1)评价目标多维。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考查,还要对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社会实践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过程性、发展性评价。
(2)评价方法多样。可以是纸笔测试,也可以是素养考查、行为观察、访谈评价(口试)、问卷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全面、真实、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发展水平,实行等级、分数和评语相结合的报告方式。
(3)评价主体多元。可以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可以是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形成多维度、人本化的学生发展评价机制。
    二、命题要求
 1.测试要求。每学期可组织期中与期末考试,期中测试提倡本校教师命题,期末考试可以采取校内年级组间的交叉命题或采用上级教研部门提供的试题。拓展性课程在期末或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考查。
 2.试卷要求。试卷要求应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卷面形式由主观题和客观题组成,主客观题的题型要多样化,分值比例约为6:4。试卷总体难度要适中,易中难题分布比例要合理。设计命题细目表,以确保试卷的效度、信度与考点覆盖面。
 3.试题要求。注重能力立意,讲求命制规范,体现综合学科特点;注意试题的典型性,既考虑试题的覆盖面,又突出重点;试题设问明确,表述规范。
     三、分析与反馈
  及时做好课堂作业和试卷分析。突出重点,做好典型错题分析与矫正,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总结规律,鼓励学生质疑,开展解题与答题方法指导。测评后要及时开展对学生答题情况、试题命题质量等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总结规律。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运用网络阅卷获得的数据,开展深入分析。每学期完成一份质量分析报告,对教与学作出恰当评价,并提出学习改进的意见。分析报告应包括:试卷基本情况:试卷编制特点;试题覆盖面情况;试题难易程度。基于数据的成绩分析:总体情况;各题答题情况及失分分析。下一步教学改进策略。
 
 
温州市娄桥外国语学校 ©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温州市瓯海区瓯海大道新区府旁  浙ICP备15005278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展览馆 | 浙江禁毒网 | 中国反邪教网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6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