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月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15日 14:24 浏览次数: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科学课程中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的领域,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形成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观察、测量绘图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月球的大小、状况和环形山。 
2.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观察现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形成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3.锻炼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增加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学生关心空间科学的发展。 
3.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4.养成与人交流、分享协作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球的大小、形状和环形山。
难点:利用月球的知识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通过询问学生,人类有哪些方法进行探测月球,引出中国航天探月系列——嫦娥一号,让学生讲述对嫦娥一号的了解。给学生一段关于嫦娥一号的介绍资料,让学生找出其中关于月球的信息,引出月球。
2、新课推进
由于月球这块基础知识,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学习,因此,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利用课本,已有知识以及课外资料,对月球知识点进行阐述。建立小组竞争,比一比哪一组列出关于月球的信息最多。
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一名同学进行信息汇报和讲解,由其他组进行补充。教师结合PPT进行图片展示和知识点归纳。主要将月球各项概况,环形山,月陆和月海以及月球景观等知识点进行落实。
在汇报期间,结合学生提到的知识点进行额外提问。“为什么月球上会有这些景观,原因是什么?”,“有哪些科学实验可以在月球上进行?”。引入王亚平的太空授课,让学生思考,这三个实验是否可以在月球上进行?“月球背对地球的这一面上的环形山为什么要比面对地球的这一面多很多?”。
3、知识应用
小组汇报完毕后,引入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试着让学生利用课外知识进行介绍,教师进行补充。需要提到嫦娥三号的月球车。让学生思考,设计月球车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探讨,最后由教师总结。基本几点为:重力,月球土质松软,行进效率低,路况差,昼夜温度差大,电力供应等方面。
由中国的探月路程,引出人类探月史,介绍人类第一个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以及至今人类探月成功率仅为50%,让学生思考,人类探月是否有意义?
4、总结反思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谈谈收获。
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及课本中相应练习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一静一动,需要注意知识点的落实
2、小组讨论可以纪录在一张大的白纸上,直接拿在黑板上展示。
3、适当的加入练习题。
 
 
 
温州市娄桥外国语学校 ©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温州市瓯海区瓯海大道新区府旁  浙ICP备15005278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展览馆 | 浙江禁毒网 | 中国反邪教网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6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