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29日 15:57 浏览次数:
温州外国语学校娄桥分校校本培训三年规划
2014年9月
一、现状
我校创办于2013年7月份,是温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民办初级中学。经过短短一年半的办学,学校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共有两个年级段共17个教学班,学生667人。专业教师68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17人,未定级教师30人。硕士学历6人,专科学历5人,其余都为本科学历。期中专科学历基本上是退休返聘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基于我校基友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一批初出茅庐的生力军的师资结构,我校一直把年轻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充分发挥教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领年轻教师又好又快地成长。与此同时,学校依托外国语学校的雄厚师资力量,与之开展师徒挂钩活动;不惜投入,积极聘请市直学校优秀的优秀教师定期来校指导年轻教师开展各种培训,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努力培养一支理念新、技术精、素质硬的骨干队伍。
二、指导思想
1、 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实现研训一体化;
2、 名师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
3、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5、 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
三、培训目标
1、 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制度和方法;
2、 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校园,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3、 建设一支综合爱岗敬业、素质较高、业务熟练、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队伍。
经过三年培训,使我校所有新入职的教室能够站稳讲台,胜任本职工作;每个教研组冒出1-2名优秀教师苗子,进一步培养成学校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四、主要内容
1、 现代教育思想、服务观念、敬业精神;
2、 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把握课程教材教法;
3、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学艺术;
4、 学科教学和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学习和研究;
5、 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运用;
6、 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和研究。
五、途径和方法
1、三种会议
一是学科指导师会议。每两周召开一次,主要反馈近期教师培训工作的进展及存在问题,讨论下一阶段推进措施;
二是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每两周一次,主要了解教学动态,具体布置近期教学任务和教研任务;
三是教研组备课会议,每天在各学科指导师的组织下或年轻教师之间自行组织备课、反思活动。
2、集体培训。聘请外国语学校学校林岚老师组织全体新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在三年之内完成课堂管理、导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文本研读基本方法、课堂环节设计、提问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序列化培训内容。
3、针对教学工作需要和教师成长过程,分期安排教学质量分析、命题方法、学科发展动态等讲座。
4、开展新教师汇报课、晒课、赛课、推荐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比赛、外出听课学习等活动,开拓教师视野。
5、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引导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提高理论素养。
6、以常规为抓手,促进学以致用。
抓好公开课活动各个环节,把独立备课、集体备课、反思交流、名师引领有机结合起来;
抓好教师业务考核,不仅考核教学业绩,同时也考核年轻教师的业务学习表现,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更快发展。
7、积极安排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
六、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以加强培训工作的规划和指导。
组 长:郭申
副组长:徐爱菊 陈进
组 员:李飞雪 叶红平 杨惠珍 季晓 南祥荣 许唐娒
2、建立校本培训考核制度,每学期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校本培训考核,每学期公布校本培训考核成绩。
3、建立校本培训的有效激励与制约机制。建立全体教师培训档案和培训登记手册,全面系统地掌握和反映每位教师接受培训的基本情况。
4、建立校本培训专项资金,为校本培训提供经济支撑。培训资金主要用于订阅教育教学理论书刊,教师的学历进修、外出培训学习,邀请专家讲座等培训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