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周七年级科学组教研活动

作者: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17日 11:25 浏览次数: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研讨活动

针对大部分课堂中,科学实验教学较为混乱的现状。本次教研活动以《质量的测量》为载体,朱老师为我们展现了对科学实验教学的五个优化:优化实验目标、优化实验方式、优化实验准备、优化实验过程、优化实验评价。从而为科学教师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一、优化实验目标。

    本节课核心目标是“80%的学生掌握天平的使用”。对目标进行量化,更明确,更容易检测。并且围绕核心目标设置了多个次要目标,每个目标逐层递进,从而完成最终目标。

    本节课采用了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小组中AB两位同学的相互合作,A操作,B通过任务单中的明细表对操作同学的每个步骤进行评价,下个实验互换。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听课者都能很清晰地确认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已经达成。

二、优化实验方式。测量固体质量试验中,把小木块、小铁块换成了烧杯,这个实验是下个“测量液体的质量”的第一步骤,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不足,没有说明测量水的两个步骤顺序不能互换)

三、优化实验准备。课前预习并填写天平的使用说明书,让学生在初步明确了实验的操作步骤。在实验之前,对两个难点--如何调平与读数时看游码的左侧,进行了突破。其中用了一个简易模型(杠杆+硬纸板)来引导学生寻找调平的方法。

(不足:1任务单中没有要求填写量程与最小刻度;2没有提到天平等幅摆动也是天平平衡的标准)

四、优化实验过程

学生通过任务单互相评价,让操作的学生更细心,也使得评价,这一方式。(建议从测量身边物品的质量出发等激发动机的方式)

四个任务,层层递进。第一,预习并填写任务单,为本节课做好知识储备。第二,测量烧杯的质量,给学生初步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然后进行纠错。第三,测量水的质量,与前个实验难度相当,用于检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第四,拓展,研究物码相反时,真实质量如何计算,并用实验进行验证。充分利用了本次实验的时机,及时用实验解决了难题。(不足:“最后的拓展二用累积法测大头针的质量”,大头针数量应该是在一定范围内,越多越好,没有与学生讲清楚)。

3学生操作期间,教师能够给予指导,但不打断总体学生的实验节奏,并把典型错误拍下来。操作结束后,教师把看到的典型错误结合同组评价者发现的问题及时呈现并矫正。

五、优化实验评价

实验过后结合目标做到及时评价,比如本堂客让学生用任务单逐条互评,实验过后及时发现问题。

    听完本节课后,我想我们也可以试借鉴上面的方法上一节实验课,想必对我们的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

 

 

温州市娄桥外国语学校 ©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温州市瓯海区瓯海大道新区府旁  浙ICP备15005278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展览馆 | 浙江禁毒网 | 中国反邪教网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6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