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张丽芸

作者: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09日 13:48 浏览次数:

2019年4月12日上午第三节课,我校语文组开展了一次语文学科教研活动。张丽芸老师在七(6)班成功开设语文公开课,执教的课题是《一棵小桃树》。该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散文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作者追求人生美好理想的勇气和信心。我校语文组老师积极参与了本次听课、评课以及相关的教研活动。

张丽芸老师以诗经和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吃蟠桃的片段作为导入,激发了学生对于一颗小桃树成长过程的兴趣,整堂课紧扣单元比较阅读的要求和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行教学。在继续学习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张老师通过提供文化大革命下的大背景和作者的人生历程,让学生寻找课文中描写小桃树的语句和作者的相似经历来梳理课文情节,并通过朗读法反复朗读语句中体现小桃树特点的词语,感知小桃树的形象和作者对其的情感。学生发言热情,课堂气氛活跃。而后张老师让学生用一个字总结课文主旨,锻炼学生的提炼能力,考察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的把握情况。最后张老师利用春游时的游玩照片和自身经历的交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由“你生活中有这样一棵小桃树吗”的提问,让学生自主总结、思考,将文章主题带入生活,师生共同分享体会感悟,并在课堂结尾齐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将本堂课带入了高潮,学生感触良多。

《一棵小桃树》课堂照片1.jpg

课后,听课老师们对这堂课进行了点评,导入很有趣味,在教授过程中将范读,学生个读,齐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教师的点拨相结合,突出了品读文本时关注语辞的特点,最后让学生,课文和老师之间产生一种联系,从书到生活,从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语文味道很浓是本节课的优点。与此同时,教师的追问意识较弱,很多追问不够有意义有价值,使得整堂课零散化,碎片化是本堂课很大的一个不足之处。若能在问题的整合设计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言语形式切入到言语内容,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堂课会更加的完善。而张老师在课后的自我评价中也说道,要更加注意今后教学中的整合意识和深入意识,会有助于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校公开课的展示,给老师们创造了一个相互借鉴、学习、沟通与互动的机会,对提高老师们的教学业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浓厚的教研氛围,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温州市娄桥外国语学校 ©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温州市瓯海区瓯海大道新区府旁  浙ICP备15005278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展览馆 | 浙江禁毒网 | 中国反邪教网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642号